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国家药典当归的来源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国家药典当归的来源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《红楼梦》中说人参仅根可入药,其余不能服用,可信吗?
人参按植物学分类,与"三七"、"当归"同属"五加科"。是多年生草夲植物。在中华"九大仙草"行列中排第三。在我国主要产在北纬45度左右的吉林省长白山。民间俗语:吉林产三宝:人参、貂皮、烏拉草。人参根部入药。《夲草纲目》描述,气味:甘,微寒,无毒。;主治:补五脏,安精神,定魂魄,止惊悸,除邪气,明目开心益智。久服轻身延年。……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人参,为人工培植参。效果最好的是"野山参",尤其所谓的2两、3两参。目前市场上已成凤毛麟角。因这种野山参,生长在渺无人迹的深山老林中。在野外自然状态下生长极慢,二十年左右才只长出5一6个杈,初步达到发育成熟,之后才能开花结籽。人参开小白花,结出宝石般的红籽。几十年中若偶然一次遭鸟、兽危害,轻则折技、损叶,重则前功尽弃。另採参人也得冒着生命危险,故目前市场上弥足珍贵。尤其三两以上的童子参,是凤毛麟角中的凤毛麟角,价格堪比黄金。若將参籽送恋人或友人,也无比珍贵。可写出这样的诗句:"参子生北国,赤似为兄(小弟)心。愿侬(君)多珍惜,此物更相思。" 中医"十九畏药歌"中有:人参最怕五灵脂。即人参与五灵脂相克,不能同时服用。《红楼梦》中贾瑞被王熙凤设计害得奄奄一息,苟延残喘时,家里问贾府讨些参,想煮参汤给他补补气血。凤姐只將陈年的一些参须、参未施舍。实际效果可想而知了。
红楼梦中人参仅根可入药,其余不能服用,这句话是可信的。原因如下:
1.大观园的女儿们多有疾病。象林黛玉、薛宝钗等。宝钗就常年吃冷香丸,因为她身体里有一股热毒。林黛玉就常吃人参养荣丸。贾母在第三回中说:“我这里正配丸药呢,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。”可见,贾府里有小药材工厂,一年四季制药,给女儿吃,也给患风寒的小子吃。
2.书中第十二回,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,贾瑞由于调戏王熙凤未遂,得了一病:心内发膨胀,口内无滋味,眼中似醋,后来他就吃独参汤。凤姐只将些渣沫泡须凑几钱给贾瑞治病。结果贾瑞只是白花钱,不见效。最后一命归了西。
3.书中第二十八回说,宝玉笑到:“那个药名也古怪,一时也说不清。只将那头胎紫河车,人形带叶参,三百六十两不足。”宝玉对黛玉一往情深,始终挂念黛玉的病情,问长问短。
4.小说七十七回中,王夫人要用上等人参二两,结果没找着许多。王夫人又到邢夫人那里去要,却只是没有。又向贾母去要,贾母拿出手指粗细的一包。王夫人又向宝钗的参行去寻找着买。说明人参在贾府里是一味特别重要的药,缺之不行。
5.这意思就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:人生来就要学会自卫.自护,就要注意保养。人参的哲理,就意味着贾府的兴衰。
首先,看到这题,我就回忆起红楼梦中有关用人参入药的篇幅,但没有一点印象有篇幅说是“人参仅根可入药“,又查了一下原著,也没找到,若根本没这描述,则此问根本就不存在!不知题主怎么弄出这个问题的。
其次,查了下红楼梦中有关人参入药的篇幅,大致有:
宝钗劝黛玉时,建议将人参改为燕窝;秦可卿病时;王熙凤病时;还有贾瑞病时;其中王熙凤病时找人参入药篇幅最多,但这些篇幅均没提到只用人参根,倒是贾瑞病入膏肓时,他爷爷求药时,王熙凤命人找了些根须之类的给他,还说就只有这些了。或许题主之问就是从这来的?但这明显是糊弄贾代儒的。
但我们常说的人参,指的就是人参全株中的肉质主根,入药的也是指的这个,人参籽也入药,但效用跟我们常说的“人参"是有区别的,而且必须带上“籽“字。比如你要买人参,卖给你人参籽,你肯定不愿意,争执起来,执法部门肯定支持你!
从人参籽也可入药这个角度来说,人参只有根可入药的说法,肯定不可信,但红楼梦中通篇好像没有“人参仅根可入药”的描述。
另外说一下,人参是传统中药中的珍贵药材,确实能补益身体,治疗一些疾病,但它决不能包治百病,更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,用对了,是仙药,用错了也能害死人!不说别人,单曹雪芹的爷爷曹寅,就有记载说是“妄服人参"以致残。
饭吃多了还能撑着,何况是药!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国家药典当归的来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国家药典当归的来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