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远志的功效主治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远志的功效主治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远志有什么功效?
远志,别名小草、小鸡腿、线茶,来源于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的根。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,除去残基及泥土,阴干或晒干。趁新鲜时,选择较粗的根用木棒搂松或用手搓揉,抽去木心,即为"远志筒";较细的根用棒捶裂,除去木心,称"远志肉";最细小的根不去木心,名"远志棍"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远志主咳逆伤中,补不足,除邪气,利九窍,益智慧,耳目聪明,不忘,强志倍力”。本品味苦辛,性温,入心、肝、脾、肾经,具有安神益智,祛痰,消肿功效,主要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,健忘惊悸,神志恍惚,咳痰不爽,疮疡肿毒,乳房肿痛等症。用法用量,内服:煎汤,30-10g;浸酒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酒调敷。
远志特别是生远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抑制作用,可能引起腹胀、呕吐等不良反应,因此,对于胃肠动力障碍者慎服,有报道厚朴可缓解远志的胃肠道抑制作用,可能与厚朴的行气消积功效有关。有研究表明,远志和桔梗相似,含有皂甙,亦有溶解红细胞的作用,远志肉(皮部)比远志木的溶血作用强。另外,心肾有火,阴虚阳亢者忌服。
临床药理研究证实远志所含皂甙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,反射性促进支气管分泌液增加,有一定祛痰作用;远志根皮、未去木心的远志全根和根部木心有镇静和抗惊厥作用;远志煎剂对离体豚鼠、家兔、猫、犬之未孕及已孕子宫均有兴奋作用。
临床应用
1、祛痰开窍:用于痰阻心窍之神昏痰盛及精神失常,可配菖蒲、郁金。
2、心肾不交:用于心肾不交之失眠,常配茯苓、酸枣仁。
3、咳嗽痰多:远志能祛痰止咳,故可用治痰多粘稠、咳吐不爽或外感风寒、咳嗽痰多者,常与杏仁、贝母、瓜蒌、桔梗等同用。
4、癫痫惊狂:与半夏、天麻、全蝎等化痰息风药配伍能利心窍,逐痰涎,可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癫痫抽搐,惊风发狂等症。
远志是安神药,以“远大志气”之意而得名,性味苦辛温,归心、肺、肾三经,主要功效是交通心肾,祛痰利窍,安神益智。远志多用于慢性虚弱患者因忧思郁结、悲恐过度而引起的情志疾病,如惊悸,癫痫,狂妄,烦躁易怒,失眠健忘,虚烦盗汗等,《本草再新》中说远志“行气散郁,并善豁痰”。通常远志可以治疗以下诸证:
1、心肾不交:心病则神不宁,远志开心气、宁心神,又通肾气,故能交通心肾,安神定志,治心肾不交之心悸,健忘,失眠,多梦;
2、痰阻心窍:远志利心窍,逐痰涎,故能治痰阻心窍之惊痫,神昏,痰涎壅盛;
3、痰湿凝结:远志行气血,祛痰而消痈肿,故能治痰湿流注于体内之瘰疬痰核或肢体局部疼痛麻木;
4、寒痰郁肺:远志祛痰止咳,故可治痰多粘稠或寒痰阻塞于肺,肺气不得宣降之咳喘、痰多。
远志能通肾气,上达于心,助心阳,益心气,故能安神益智。配菖蒲、茯神、酸枣仁等治惊悸健忘;与止咳药如杏仁、桔梗、贝母、瓜蒌同用,治咳嗽痰多;与菖蒲、天竺黄配伍,既能化痰又能安神,治昏迷惊悸;单味远志去心为末酒调内服或用其渣滓敷患处,可以治疗痈疽疮毒,乳房肿痛以及喉痹作痛等。
我给大家讲一下远志的功效和作用。
远志味苦,辛,性温。功能宁心安神,祛痰止咳。消散痈肿。临床上用于痰阻心窍所致的神志迷惑,精神恍惚。心烦不寐,以及咳嗽痰多,咳痰不爽。远志煎剂,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。远志坚具有降低血压的效果。远志皂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,对已用或未用子宫有直接刺激作用,并引起兴奋收缩。我给大家介绍几个远志治疗疾病的小方法。
小儿多动症。用远志,昌蒲制成智力糖浆口服。每次10到15毫升,每日三次。效果非常不错。
乳腺千维瘤。远志12克。加酒60度白酒15毫升,浸泡片刻。再加清水适量,煎煮15分钟。取药液一百毫升。早晚分服,每日一剂。效果非常好。
神经衰弱。表现为心神不安,心悸,失眠,健忘等症。可选远志,茯苓,茯神,昌蒲,龙齿。人参等水煎汤服,每日一剂。
阴道滴虫病。取远志适量,研成细末。另取医用的甘油明胶调和。制成栓剂。每一枚栓剂含远志生药0.75克。每天晚上先用艾叶,蛇床子,苦参,枳壳各15克。白芷十克。加水煎煮。留取药液200毫升,熏洗外阴。然后将远志栓剂纳入,阴道穹窿处。每次一枚,每天一次。直至化验白带滴虫转阴为止。同时患者服用甲硝唑一周。效果非常不错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远志的功效主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远志的功效主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